今天是:

图书馆动态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研讨会: 厦门大学专场

发布日期:2022-05-23    作者:     来源:     点击:

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AMR)自2020年10月首发起航以来, 获得了全球科研界的极大支持与广泛关注, 已先后被ESCI和Scopus收录。为诚挚感谢AMR的作者, 读者和审稿人并与其进行深入交流, 共同探讨材料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主编黄嘉兴教授携其编辑团队将在2022年开启走进中国一流高校和研究所的系列研讨会活动。

首站研讨会携手厦门大学共同举办,会议主席为黄嘉兴教授和厦门大学侯旭教授,特别邀请了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王野教授、解荣军教授、郑南峰教授、刘刚教授和任磊教授,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学术思想。

诚邀您参与此研讨会活动,与厦门大学杰出的科学家互动交流,拓宽科学视野,获得创新灵感!

报名及观看说明

直播日期:2022年5月24日(星期二)

北京时间:13:30 - 17:30

直播平台:Zoom、ACS视频号、B站

合作转播平台:科研云、蔻享

          

会议主席

黄嘉兴 教授(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主编,西湖大学。2007-2021年任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助理教授,Morris E. Fine材料与制造青年讲席教授,副教授以及正教授。2021年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受聘材料科学与工程讲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化学,聚焦于用化学原理和手段来提高纳米材料的可加工性,使之能被方便而广泛地应用。一些例子包括新型碳材料,显微成像,二维纳流体,块体纳米结构材料,胶体纳米材料的合成、加工以及组装,以及这些新材料在智能防腐涂层、摩擦学、新能源、工业废料的回收升级和个人护理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应用。曾获奖项和荣誉包括国际气溶胶研究联合会每四年一度颁发的Fissan-Pui-TSI奖、美国古根海姆奖、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学者、德国洪堡研究奖、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和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并常年入选全球高被引作者名单。他也是美国化学会首本国际合作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之高起点新刊《材料研究述评》的创刊主编)。

   

侯旭 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厦门大学仿生多尺度孔道课题组组长、闽江科学传播学者(首批)等。从事仿生微/纳尺度多孔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十余年,出版了两本国际学术著作,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著名学术期刊如Science, Nature,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国家科学评论,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上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专利25项。侯旭团队在液体门控技术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重要原创研究成果。2020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和国际水协会-首创“水星奖”科学创新类-金奖等。侯旭教授所引领的“液体门控技术”的原创研究,与“人工智能、纳米传感器、快速诊断测试、聚集诱导发光、核糖核酸疫苗等”被 IUPAC 评为2020年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目前,他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副主编、Cell 旗下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杂志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仿生材料化学委员会委员等)。

       

   

特邀嘉宾

田中群 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82年获厦门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电化学博士学位后回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评为教授。从实验上和理论上深入研究等离激元增强拉曼散射效应及其应用;发展谱学电化学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方法;探索等离激元介导化学反应和脉冲高温合成化学新途径;针对可控分子组装体系,提出催组装新概念和研究方法等。迄今在Nature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被他人引用3万余次。现任福建省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主任。曾任国际电化学会主席。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5)、国际电化学会会士(2010)、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4);获英国皇家化学会法拉弟奖章(2012)、国际电化学会Tacussel奖(2013)、法国科学院Grand Prix Franco-Chinois Senior(2015)、美国化学会光谱分析奖(2017)、中国光谱成就奖(2018)、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为Chem. Soc. Rev.和中国科学-化学的副主编及Nat. Sci. Rev., JACS,Chem., Chem. Sci., Matter等十余个国际刊物的顾问编委)。

     

王野 教授(1986年南京大学本科毕业,1996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毕业。1996 -2001年先后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和广岛大学任教,2001年5月起任广岛大学副教授,2001年8月起任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2022年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中国催化青年奖、宝钢优秀教师奖、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支持计划等。2005-2012年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副主任,2012-2022年任国际催化协会理事会理事。现任ACS Catalysis副主编。研究领域为催化化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碳一化学和碳基能源催化。研究成果在Nat. Catal.、Nat. Mater.、Chem、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60余篇)。 

        

解荣军 教授(现任厦门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福建省A类高层次人才。1995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在1998-2003年期间分别在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和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洪堡学者)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2017年曾就职于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历任主任、首席和主席研究员。2018年1月全职加入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现为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发光颗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美国陶瓷学会《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s Society》主编, 《Journal of Luminescence》副主编,美国电气化学学会执委会委员、发光材料分会主席)。

        


郑南峰 教授(厦门大学教授、嘉庚创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能源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国家地方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2005年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化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被聘为厦门大学特聘教授,2009年获国家杰青资助,2010年获聘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表界面化的研究,已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Mater.、 Nature Nanotech.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40余篇,被引28000余次,h-指数91。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首届科学探索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青年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年创新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日本东京大学Zasshi-kai讲席奖等奖项。现任ACS Central Science副主编,Chem. Rev.、Acc. Chem. Res.、Chem、Joule、Nano Research、Small Methods、中国科学-化学等10余种期刊的(顾问)编委)。

      

刘刚 教授(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9)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4)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组副组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技术分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分子影像学及药物递送系统研究,指导研究生在PNAS、Nat Nanotechnol、 Nat Commun、Sci Adv、JACS、Adv Mater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H因子67,引用超过1.4万次)并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部,英文专著17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8项,其中6项进行了企业技术转移及临床转化并获国家或省级科技奖7项)。

      

任磊 教授(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天津大学(1990)、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1997)和冈山大学(2001)。2001 - 200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起任厦门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任磊教授长期从事纳米生物材料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已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项目,并与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开展转化合作研究;已在包括Advanced Materials等在内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2004年入选厦门大学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分会理事,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及Smart Materials in Medicine等期刊的编辑。曾荣获2012年度日本陶瓷协会日中陶瓷科学技术交流奖励及2013年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书馆

2022年5月23日